英语和科研
最近看了一篇 Plos Biology 上的文章:The manifold costs of being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 in science,分析了非英语母语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面临的挑战:
- 约 50% 的非英语母语者会选择放弃会议演讲
- 约 30% 的非英语母语者倾向于不参加英语会议
- 非英语母语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演讲(+94%)
- 语言相关修改频率高出约 12.5 倍
- 需要更多的时间阅读论文 (+91%)
- 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论文(+51%),并且需要花费精力请专业人员帮助修订语法错误
我们对于这篇文章列举的事例其实有着很直观的感受,但这是第一次有人以科学而系统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这个语言壁垒的存在。
在论文发表之后,非英语母语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用英文进行传播。在国际会议和交流中,语言问题所带来的犹豫和不确定感会使得研究者错过很多国际合作的机会。这些不利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母语和非英语母语人士在科学事业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不平等。考虑到非英语母语者占据着全球人口的95%,消除语言壁垒将会吸引大量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并促进国际层面的合作和交流。
人工智能
新兴的人工智能工具如 Chat GPT 和 DeepL 可以帮助非英语母语人士,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的人们,通过免费或负担得起的英语校对/翻译减少科学活动的工作量和成本。作者认为期刊和大学应该考虑允许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英语校对,以减少语言障碍。这些工具能够改善语言质量,促进知识共享,并帮助加速科学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比较直观的体验是,自从Chat GPT火了之后,我审阅的几篇非英语母语者的文章中,语法错误几乎看不到了,减轻了很多审阅的负担。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团队恰好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表达能力。
抬头挺胸
非英语学习者有时还会带着社会性的心理负担前行,就如这位 Marcelo Demarzo 所说的,当我们英语水平不好的时候,往往会被视为一个不聪明的人。
在格拉斯哥读书时,和一个同专业的苏格兰大哥喝酒。他感觉班上一些同学的英语其实很好,词汇量很丰富,但表达的效果并不好。他认为很多中国学生因为英语不够优秀而缺乏自信,他们的聪明被限制住了,如果能够消除这种壁垒,将认识另一个独特的个体。
交流是语言的重要属性,而交流的本质在于如何进行表达、传递内容和展现自我,而并非仅仅是英语水平的提升。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一下子积累很多词汇量,而是需要增加对自己的认可,改变交流时语气、神态和动作。
去工具化,而后是语言学习的意义
出国读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对「语言」有了更多地理解。
当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时,我们的性格往往会发生变化。例如,在使用中文时,我会显得更加内敛沉静;而在使用英文时,我变得更加外向活泼。这表明不同语言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化属性,而我们在使用这些语言时,也会呈现出相应文化属性所期待的特质。在不断地切换和适应不同语言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得到了磨砺与成长。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语言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工具,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另一种生活和思考的逻辑。它帮助我们超越自身所固有的社会文化属性,培养一种跨文化的「同理心」,获得当地人的生活逻辑。让我们尝试以局内人的视角解释世界,分析不同文化的内在逻辑,从自己的逻辑世界中抽离出来,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能力。
通过学习其他语言,我们能够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反思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自己的中文表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变得能够更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表达和思考能力,在不同语言中是相通的。
说实话,就是因为英语让我错失了太多。
的确,学习外语,会增进对母语的了解。否则翻译时都不会用词。好的翻译,不仅精通外语,在母语上也一定是专家。
说的太好了,读博已经第三年了,论文写作还是很头痛,因为英语水平不够导师改我的文章需要更大精力,而我也更怯于写作,每次参加 conference 之前也是一遍一遍的联系,时间成本上比英语母语者要花费更多